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早在晋永嘉年代(约公元307年),僧人支法存已发现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而国外到9世纪才有所认识。但在特异性免疫预防问世前,除新生儿短时期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病后免疫较持久,因此,麻疹在世界各国无例外地均呈典型周期性流行。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由于易感者初次暴露几乎均表现为显性感染,故发病率特别高。故麻疹被我国列入计划免疫的6种传染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仍有麻疹病例约4000万,其中100万儿童死于麻疹及其并发症,在疫苗可预防的病毒性疾病中死亡例数最多。因此麻疹仍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自1965年以来,尤其是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后,麻疹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1995年报告发病率为4.84/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发病高峰仍是冬春季节;病例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地理分布广泛,农村为主要流行地区,流行模式为散发萌发洪存。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疾病,如不进行预防接种,所有人在成年之前都会患麻疹.麻疹对婴幼儿的影响最为严重.麻疹可产生终身免疫.母传抗体可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起到保护作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成功,能可靠地保护绝大多数9~12个月乃至年龄更大的儿童,疫苗产生的免疫持久,可以达到终身免疫。然而,在疫苗使用了40多年后,麻疹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常见传染病。

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和麻疹疫苗的推广使用,麻疹疫苗的覆盖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相应大幅度下降。但最近几年,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全国的麻疹疫情回升,麻疹发病率达9.5/10万。

相关资料:

全国2004年-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