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居第7位,全球每年约有2亿人受累,美国、西欧、日本有7500万人,而中国目前OP患者已超过9 000万,即每14人中有1人患不同程度OP。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紊乱疾病,其可以发生在人体骨头的不同部位,如腰椎、股骨、上肢骨等,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年龄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等比例的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而致其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1.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特别是疾病的中晚期,严重的疼痛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2.身长缩短、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重要临床表现,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骨折:骨折为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脊椎骨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同时,脊椎骨折的出现是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重要指标。

骨质疏松多种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一是骨内矿物质含量减少(主要是钙), “钢筋和水泥”的比例发生变化,骨的硬度降低了。
二是骨的微细结构发生了变化,它的微细结构主要指的是骨小梁发生断裂,好像房子大梁没断,椽子断了一样,这也是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之一。
三是骨的韧性降低,骨质疏松不仅是矿物质含量减少,骨的有机基质,也就是 “钢筋” 也发生了变化,影响了骨的弹性,而韧性降低。